职权职务焉能成为“摇钱树”
近日,湖南通报6起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的典型案例,充分彰显了省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寸步不让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割除腐败毒瘤、一刻不停推进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专项整治的坚定决心,全面释放了“严字当头、一严到底”的强烈信号。
由此可见,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问题仍禁而未绝,在被查处的“蛀虫”中,少数领导干部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践踏纪法底线,把组织赋予的权力当成谋私贪腐的工具。有的“零元持股”,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不法商人在工程项目上给予特殊关照,涉案领导干部的贪欲和不法企业主的逐利本性一拍即合,背后不用真实出资却实际持有项目公司股份参与分红;有的设立“影子公司”,披着“市场外衣”搞幕后操纵,当“影子股东”,表面在他人名下,实际是自己拥有;有的“低出高进”,违规向管理服务对象出借资金获取高额回报,以“借鸡孵蛋”的形式掩盖违规获利的目的;有的“代理销售”,以个人名义投资入股管理服务对象经营的公司或工程项目,背后约定“超常规”分红,以投资理财之名掩盖权钱交易之实;有的“政商合体”,利用职权承揽工程,创办实体招揽业务,违规从事经营性活动,谋求当官发财两不误;有的“股权代持”,利用亲友或特定关系人持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谋取巨额利益。这些问题的出现,必须从内在规律上找原因,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提高一体推进“三不腐”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消除腐败产生的土壤和条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严肃查处领导干部配偶、子女及其配偶等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影响力谋私贪腐问题”。领导干部利用职权或影响力为亲友牟利,折射出的是权力观、亲情观的错位,纠治的关键是完善并落实好权力运行监督和制约机制。职务焉能成为“摇钱树”,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坚决惩治贪腐问题,推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维护良好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
要扎紧制度笼子,强化制度保障。要针对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领导干部影响力牟利贪腐行为隐蔽、较难发现的特点,建立健全登记、报告、线索移送、责任追究等处置流程,明确相关单位人员责任义务,加强对领导干部身边人的监督约束。
要紧盯重点领域、重点问题治理。工程项目招投标是为亲友牟利的重点领域,要推动修订完善施工及监理招投标信用评价办法等一批规章制度,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电子化。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优势。从顶层设计上加强对数据信息的统筹衔接,着力解决工商、行政、不动产登记等各监督系统,特别是同一平台各模块间信息不互通的问题。积极探索符合监督实际需求的技术创新,提升筛选分析、研判处置问题线索的质量和效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增强监督效能。
要加强宣传引导,强化警示教育。组织领导干部集中观看教育警示片,印发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忏悔录,起到查处惩治一人、震慑教育一批的作用。加强家风建设,用亲情筑牢廉洁防线。组织领导干部家属开展家庭助廉警示教育活动,动员家属当好监督员、做好“廉内助”,进一步筑牢“组织+家庭”双层廉洁防线。坚持正面引导和反面警示相结合,把作风建设融入领导干部日常生活。(澧县金罗镇纪委 陆瑶)

